李寧、安踏等國產體育品牌紛紛宣告利潤降低,多家品牌門店遭遇關門潮。一時間,國產運動品牌行業面臨著新的改革。業內人士認為,經歷了北京奧運會后的迅猛擴張和“粗放式”發展,目前,國產體育品牌已進入深度調整階段。國產運動品牌企業明確自身定位,注重調整自身產品結構,增強產品特性成為未來發展之路。
1月18日,361°在港交所發布“利潤預警”公告,稱去年全年集團稅后利潤與2011年同期相比,將有可能錄得約為40%之跌幅。從本月中期利潤下滑22.99%,再到去年全年凈利潤預跌40%,361°代表了去年體育用品行業一整年的蕭條頹勢。
國內體育服裝企業匹克體育日前發布報告顯示,截至去年9月30日,其在中國的授權經營零售網點為6739個,與2011年年末相比減少1067個。匹克體育的訂貨情況也不容樂觀,2013年第二季度訂貨會訂單總額同比下降20%-30%。匹克體育發布盈利預警顯示,預計今年上半年及全年年度凈利潤與去年同期比較將會顯著減少。
去年上半年,李寧集團持續推進銷售渠道變革,在新開248家店鋪的基礎上,對店鋪進行了盈利評估,調整經營結構,關閉1200家低效門店,這一關店比例高達15%。截至去年6月30日,李寧常規店、旗艦店、工廠店及折扣店的店鋪數量為7303家,比2011年年底減少952家。另外,安踏體育門店總數也減少了110家。
國產運動品牌利潤為何下滑如此之快,據361°品牌管理層表示,利潤的大幅減少主要是由于中國體育服裝行業面對持續的挑戰。由于行業庫存及零售折扣仍持續在一個高壓力水平,使整個行業在2012年間的表現于激烈競爭下持續受累,從而導致整體銷量減少、毛利率受壓,銷售費用比2011年同期增加。
為了能夠消化掉高庫存量,不少國產運動品牌商家紛紛借道發展電商,或開設更多的工廠店及折扣店來清理季后庫存。特步集團表示,將繼續審慎處理零售商的訂貨及新增店鋪計劃,以減低出現存貨過剩和大幅打折等問題的潛在風險。并將開設更多的工廠店及折扣店來清理季后庫存。361°也表示,將重點拓展電子商務,已通過獨立第三方代理,在淘寶網銷售鞋服產品。
但是,僅憑瘋狂打折與網絡銷售并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國產體育品牌的庫存量仍居高不下。面對這種情況,業內人士表示,企業首先應該明確自身定位,注重調整自身產品結構,增強產品特性。據了解,目前國產體育品牌面臨著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雙重壓力,一方面,眾多國內體育品牌競爭激烈;另一方面,諸如耐克、阿迪等國際運動品牌正通過低價策略,進軍二、三線市場,給國產體育品牌造成巨大的壓力。因此,國產品牌急需找準品牌定位,理清發展思路,調整產品的結構,通過提供具有個性化的產品來打響自己的品牌。
另外,企業需要轉變粗獷的發展模式,提升盈利能力。有專家指出,以李寧為代表的國產體育品牌的規?;瘮U張,大而不強的發展模式遭遇困境,體育品牌應該轉變經營發展的戰略。放棄當前密集開店、數量取勝的粗獷發展模式,細分產品線,通過渠道、營銷、服務等多種措施,提升單店盈利能力,實現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