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的興起靠的也是成本優勢,但目前在成本優勢逐漸喪失的情況下,紡織服裝產業的變革勢必要發生。關鍵在于發現自己的比較優勢,找到能夠有效提升附加值的突破口,而不能僅僅依賴壓縮成本來延緩行業變革。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的興起靠的也是成本優勢,但目前在成本優勢逐漸喪失的情況下,紡織服裝產業的變革勢必要發生。關鍵在于發現自己的比較優勢,找到能夠有效提升附加值的突破口,而不能僅僅依賴壓縮成本來延緩行業變革。
淺析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的轉移路徑和發展前景
隨著國內勞動力紅利等各項優勢的消失,紡織服裝產業將工廠轉向國外漸成一種趨勢.總之,國內紡織服裝產業通過在海外的投資,可以合理利用自身規模及產業鏈優勢,并規避我國在原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貿易技術壁壘等方面的劣勢,做到取長補短。目前,國際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由產業結構的梯度轉移逐步演變成增值環節的梯度轉移。
轉移不會在三五年內完成,需要繼續發揮產業優勢,發展更多高附加值的領域
國際紡織服裝產業的轉移
產業轉移的一般規律
一是從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開始,進而到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的轉移;二是從相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轉向次發達國家和地區,再由次發達國家和地區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三是國際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的完成一半從加工裝配開始,經過資本、技術、管理經驗等的積累,最終過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產,實現產業轉移;四是國際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的技術水平,通常都是進入標準化產業階段的技術。此時,技術相對趨于穩定,技術投入少,成本優勢成為競爭能力的主要制約因素。
產業轉移的新特點
一是第三產業的投資成為國際產業轉移中的新熱點。投資方式中,研究開發和第三產業對外直接投資額迅速增加,投資比例也同時增加;二是國際紡織服裝產業轉移出現跳躍性。國際化發展順序可以從跨國公司體系內的任何部位開始,價值增值鏈的任何部分均可安排在能為提高公司整體業績作出最大貢獻的地方進行;三是生產外包成為國際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的新興主流方式。其中,OEM生產,也稱為定點生產,成為主要的生產外包形式;四是國際紡織服裝產業轉移出現產業供給鏈整體搬遷趨勢;五是國際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由產業結構的梯度轉移逐步演變成增值環節的梯度轉移。其中,全球價值鏈分為三個環節:技術環節、生產環節、營銷環節。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尋找資源的最佳配置,根據各國的特點,分別把各個環節轉移到最能增強其競爭優勢的國家去。
國際紡織服裝產業的轉移路線
紡織服裝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并兼有一定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因素,主要體現在機械設備、工藝水平和管理經驗上。紡織服裝產業產能轉移的大方向是在追逐更低的成本,而在產能轉移后,留在原生產基地的企業更多集中在附加值高的環節——設計生產高端面料、研發生產新型纖維、紡織機械、提供供給鏈管理服務等。
圖為國際紡織服裝產業的轉移路線
圖為當前全球紡織產業價值鏈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