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紡織業受內外環境夾擊,企業面臨設備和管理落后問題。受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匯率變動影響及國內外棉價差、棉價波動影響,以及國際紡織產業向東南亞轉移影響,國有紡織企業原有的設備老舊、技術及管理落后等問題導致訂單下滑、利潤不穩定,生存空間受到擠壓。2012年以來,我國紡織制品出口增速回落至10%以內,而2001年-2011年十一年間紡織品出口增速中位值為22%。
國企改革頂層方案即將出臺,國有企業集中在紡織板塊,具有強烈的改革需求。競爭性紡織行業國有資本存在強烈推出預期,民營資本進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將在下半年深入推進,員工持股將結合混合所有制改革開啟試點。紡織制造板塊中,國有企業占比達到78%,共14家。我們梳理了紡織板塊下四個子版塊中國有企業和非國有業的毛利率、營業凈利率、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指標,四個子版塊中的民營企業毛利率及凈利率(除非棉紡織板塊外)均顯著高于國有企業水平。紡織板塊國有企業相對民營企業效率低下問題顯著,具有強烈的改革需求。
三條路徑引領紡織國有企業改革。一為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國有資本退出激發企業活力,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升工作效率,改善經營困境;二為集團資產注入,集團旗下優質非上市資產可利用紡織企業上市平臺進行資產注入,既可獲得融資平臺又可改善紡織企業虧損窘境,一舉兩得;三為具有殼價值的公司,一些市值小、進來業績差,集團無可注入資產的,且不予集團形成聯動同向發展的公司,存在被其他行業企業借殼上市的可能性,可以帶來公司價值的完全重估。
政策助推改革預期,關注地方政策推進。結合企業具體情況和所在地國企改革政策,建議關注:際華集團(第一批央企改革試點標的,管理層激勵改革)/華紡股份(地方國資委唯一控制上市平臺,山東國企改革標的)、申達股份和龍頭股份(上海紡織集團整體上市,上海國企改革標的)、上海三毛(重慶國資改革);同時建議密切關注如下企業地方國企改革政策:華茂股份(安慶市政府控股的國有獨資企業,存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能性)、華升股份(實際控制人湖南國資委,存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能性)、三毛派神(甘肅國資投資集團資產豐富)、山東如意(業績不佳,存資產整合可能性)、新野紡織(實際控制人新野市財政局,存所有制改革、資產整合預期)、美爾雅(控股股東有望更換,改善經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