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服裝上市公司近期的一些資本運作動態,我們可以窺見,如何用好資本,讓資本和更有價值的項目對接、更有效的商業模式結合,是推動服裝企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深化的重要因素。
雅戈爾:資本運作頻繁,向戰略產業投資轉變
漢麻產業(3月2日已更名為聯創電子)2月28日公告稱,公司擬與西藏山南硅谷天堂昌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硅谷天堂資產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或其關聯方、江西省工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寧波雅戈爾健康科技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其他投資者共同投資設立江西通信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暫定名)。
漢麻產業稱,本基金由政府引導基金出資、主導,硅谷天堂專業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圍繞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產業開展并購重組、股權投資,公司參與投資,分享投資收益。
而在去年12月17日,寧波雅戈爾健康科技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出資5000萬元獲得寧波中城新能源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0%的股份。資料顯示,中城新能源以投資新能源城市公共交通產業為主,未來將與中國中車集團公司以股權合作形式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打造新能源公共交通整體解決方案服務總部平臺,銷售新能源汽車,同時向城市提供充電樁、維修等各項配套服務。
雅戈爾方面表示,這項投資“旨在把握大健康以及新能源產業的投資機會,是公司探索新能源領域的開端,符合公司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有利于公司投資業務向戰略、產業投資轉型,拓展投資業務界面。”
漢麻產業在去年被雅戈爾“賣殼”之后,雅戈爾集團雖然已經不是漢麻產業實控人,但仍持有漢麻產業(聯創電子)13.18%股權,而今和“棄兒”聯合參與政府主導、知名PE管理的、跟服裝行業甚至跟聯創電子現有業務跨度甚大的集成電路產業。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3月份雅戈爾10億元設立健康產業基金之后,寧波雅戈爾健康科技產業投資基金卻先投向了新能源、集成電路產業等跟大健康并沒大多關聯的領域,而投資的合作方背后均有政府、央企的參與。聯想到去年雅戈爾總計投入164.67億元人民幣戰略入股中信股份,由此觀察,雅戈爾或已更多的從財務投資轉向戰略產業投資,更大程度參與國企的混改,一步步走向綜合性集團之路。
九牧王:與線上品牌推出合資品牌,資本促使實體和電商更靠近
近日,韓都衣舍集團方面稱,韓都衣舍與九牧王成立合資公司,將推出韓風時尚商務休閑男裝品牌ROR,天貓旗艦店將于3月7日正式開業。據稱,韓都與九牧王的合作不單是運營環節,而是涉及到品牌的全產業鏈路,從設計到產品再到運營,雙方都會介入。
去年,九牧王先后成立了上海景林九盛欣聯股權投資中心及華軟新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九盛欣聯投出的第一筆資金,即是以1200萬美元或等值人民幣認購純互聯網電商品牌韓都衣舍增資后注冊資本的5.9094%。2015年9月25日,九牧王發布公告稱,旗下的全資子公司與上海景輝投資管理中心共同向韓都衣舍注資6千萬元,認購韓都2.4048%的股份。注資后,九盛欣聯將共持有韓都衣舍8.0892%的股份。而今,這些資本運作終于亮出了第一個“大招”。
2016年,傳統品牌和線上品牌的結合將進一步深入,實體和電商結合程度加深,方式更為多樣。除了傳統服裝品牌和淘品牌設立合資公司,2月26日,港股利標品牌發布消息稱,正與內地兩大電商阿里巴巴和京東,磋商成立合資公司,但洽談需要時間,目前未有細節可披露。另外,淘品牌茵曼宣稱2016年要實現3億的線下銷售規模,在去年,它獲得了搜于特3.24億人民幣的戰略投資。
探路者:投資虛擬現實業務,服裝業進一步涉足新經濟領域
2月26日,探路者在投資者關系互動平臺上表示,眾景視界計劃2016年開始批量發貨;同時眾景的移動VR一體機和VR頭盔正在研發當中。探路者方面稱,眾景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初創期的企業,公司全資子公司天津新起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眾景視界的投資者之一,目前持有眾景視界10%的股權。據稱,眾景AR眼鏡可以兼容戶外的場景,不但適用于警用,還可以適配戶外中的騎行、跑步、極限運動等一些場景。
在之前的1月28日,探路者發布公告稱,擬使用自有資金向公司全資子公司天津新起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增資1億元。由此看來,探路者準備在虛擬現實領域加大投資力度。
另外,柏堡龍在2月底召開的網上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柏堡龍3D虛擬試衣項目進行中,擬適時購買虛擬設備。柏堡龍在去年6月26日掛牌上市,其招股說明書中提到,新股發行募集資金將用于創意設計中心建設項目、服裝生產線擴產建設項目、創意展示中心建設項目、與主營業務相關的補充營運資金項目建設。其中,創意設計中心建設項目包含了服裝款式設計、智能打版制樣、3D虛擬試衣、3D打印功能等功能。
虛擬現實、3D虛擬技術都屬于新經濟、新事物,服裝行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要進一步擁抱新經濟、利用新技術促進轉型升級、提高制造效率,提升消費體驗。
讓資本創造價值
2016年,在中國經濟進入結構性調整的背景下,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金融市場的改革,資本市場的擴容也在提速,作為大消費行業一員的服裝產業,也將在去產能、去庫存的轉型升級過程中,和資本更多地對接。
總體的趨勢是,會有更多的參與者、更多的資本進入市場,服裝企業也會發現,似乎多元化的方向更多了,有更多的概念、模式可以追逐,有更多故事可講。我們似乎不缺資本,我們可以利用資本做很多事情。
而服裝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資本運作,很多時候往往和整個資本市場的運作是同振的,比如對新概念、新模式的追逐,這是市場環境等因素在起作用。問題是,正因為是新的東西,所以往往蘊含著較大風險。比如說產業投資基金的紛紛設立,就服裝企業看來,花不了“幾個錢”,對主業并沒有太大影響。而這些產業投資基金要進行并購項目,更多也是投向資本市場熱點追逐的概念,這樣對上市公司、對并購目標都有好處,上市公司也可以進行更有效的“市值管理”。
關鍵在于并購后的整合,如果實現項目的協同效應,發揮資本運作的真正威力。如果只為運作而運作,為并購而并購,短期來看似乎可以增加收益,長遠來看,對于企業本身的轉型升級或許會產生迷惑、障礙作用。而轉型升級對于每一家服裝企業來說,已經不是一個可選的選項,而是一道必答題,甚至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這對于大多數處于中小規模階段的服裝企業來說,尤為值得關注。
值得肯定的是,目前諸多服裝企業的資本運作都圍繞著主業的轉型升級來進行,也有著較為清晰的資本戰略。歸根到底,服裝企業要把資本和自身的商業模式、發展戰略結合起來,讓資本更好地符合產業發展邏輯,踏踏實實地創造企業價值,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