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先后被評為“國家火炬計劃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滌綸全消光纖維產品開發基地”、“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公司承擔了國家工信部“兩化融合”項目,成為工業化、智能化、信息化融合的樣板企業。
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招工難、用工貴成為困擾紡織企業的難題。國望高科纖維主動適應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展趨勢,積極實施制造業“互聯網+”,深入推進兩化融合,以智能制造為主抓手,啟動工廠的“機器換人”工程,推進產業“智能轉型”,突破產業“發展極限”,推進企業創新發展。
2010年,盛虹化纖就與北京自動化機械研究所合作研發化纖生產智能物流系統,項目攻克了大型化纖生產企業該領域的關鍵技術難題,形成了化纖行業智能化成套物流系統,填補了國內空白。在此基礎上,國望高科承擔了“2013年國家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項目”,項目在直接紡聚酯生產線上采用智能加工系統進行滌綸長絲的生產,包括紡絲、加彈自動落筒系統的研發與應用,及相關環節智能物流系統的研發與應用,集成了物流、銷售、管理為一體的信息化管理系統。
目前,公司紡絲車間和加彈車間均已導入智能生產系統,實現了生產的自動化、管理的信息化、物流的一體化。采用自動化作業,從落紗到檢驗分級,再到包裝出庫,減少了諸多的中間環節,整個流程得到進一步優化,而且變得更加高效快捷。產品落筒、檢驗、包裝全程無觸碰,排除了各種人為干擾因素,分級包裝準確率高,減少了人為降等,產品檢驗包裝質量穩定如一,產品優等品率提升了2.5%。質量信息的跟蹤反饋方便快捷,縮短了處理流程,實現了產品質量全程可追溯,提高了產品優等品率,大幅度提升了產品質量。同時包裝線實際操作人員較現有人員減少接近50%,有效地解決了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通過機器換人、導入物聯網技術,推進智能車間實施后,公司年平均節省成本1500萬元,用工率減少34%,故障率減少55.9%,人員單產提升29.8%,產能提升33.06%,作業精準性、成功率也顯著提升。“機器換人”策略的實施,使企業先進的工藝裝備技術、現代管理技術和以先進控制與優化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相結合,將企業生產的過程控制、優化、運行、計劃與管理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管控,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以實現企業的優化運行、優化控制與優化管理,從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與傳統的化纖企業相比,在用工成本和生產管理上具有明顯的優勢,為今后國望高科的進一步發展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盛虹以創新發展為己任,在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的同時,通過技術研發為行業提供全新解決方案,全面推進企業科技、管理等模式創新,走出了一條從傳統制造業到現代高端新興產業的轉型發展之路。下一步,盛虹將繼續創新發展方式,著力構建智能化服務平臺、協同設計創新平臺,積極打造“智慧盛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