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在新疆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聯發紡織有限公司生產車間,22歲的熱孜亞·吐尼亞孜正在熟練地操作各類機器。在這之前,熱孜亞在家鄉柯坪縣的農村務農,一家5口人靠5畝棉花地生活,去年年初通過當地政府組織,她來到該企業上班。由于學習勤奮,表現突出,她的工資越來越高。
近年來,隨著阿克蘇地區紡織服裝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像熱孜亞·吐尼亞孜一樣的年輕人由此走出農村進入城市,由農民變身為現代產業工人,實現了人生的華麗轉身,進而融入現代城市更加文明的生活中。
熱西代·艾海提以前是烏什縣阿克托海鄉農民,家里8口人,只有不到5畝地,一年下來收入不到1萬元。2017年年底通過招工,她成為了華孚紡織的一名紡織女工。“我在廠里工作,家里人特別高興。每個月的工資有3000元左右,能補貼家用,全家人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今年就能脫貧了。”熱西代說。
“紡織服裝產業已成為吸納阿克蘇地區城鄉富余勞動力穩定就業的主渠道。”阿克蘇地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說。
就業是民生之本。阿克蘇地區把紡織服裝產業促進就業作為貫徹落實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一項重要舉措,不斷完善產業發展與就業聯動機制,帶動就業成效顯著。目前,全地區紡織服裝企業共有330余家,紡織服裝產業工人4.8萬人。今年以來,阿克蘇地區轉移就業4.11萬人,其中向紡織服裝產業轉移就業2.08萬人,占比50.6%;轉移2018年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4979人,其中向紡織服裝企業轉移2997人。
新疆科寧針紡科技有限公司去年2月正式投產以來,已累計生產各類中高檔織襪8000萬雙,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1100人,少數民族員工占95%以上。阿斯葉木·麥提尼亞孜一家4口人,原先主要經濟收入是靠10畝棉花地。她和丈夫去年來廠里工作后,由于學習勤奮,表現突出,現在她被公司任命為定型車間班長。她說:“做工人后,家里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現在我們夫妻倆每月收入可達五六千元,希望繼續努力工作,在城里買一套房子,提高生活質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阿克蘇地區為推動紡織服裝全產業鏈發展,制定方案,從各縣市為企業培訓產業工人,在原料收購、運輸上給予企業便利,邀請專家為企業出謀劃策,搭建平臺幫助企業銷售等措施,力推紡織企業做大做強。
一支龐大的產業隊伍正在形成,周邊各類人才、富余勞動力正在匯聚。預計到“十三五”末,阿克蘇地區將形成紡錠規模800萬錠,全產業鏈帶動就業可達15萬人,通過就業助推8萬戶貧困家庭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