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貨主向貨代公司咨詢海運運價時,貨代公司的業務員除了報基本運價外還會告訴你,要加O、加B、加C、加D,或者還要加T、加A、加D等。初次接觸海運運價的貨主往往被弄得一頭霧水。有些業務員對這些字母所具體表達的內容解釋不清,只知道這是附加費用,是船公司要收的,但卻弄不清為什么要收,這常常造成貨主與貨代之間的誤會。
所謂附加費,就是基本運費以外的,由于在特殊情況下或者臨時發生某些事件的情況下而加收的費用?,F在船公司常收的附加費有:
ORC(original receiving charge)“原產地接貨費”。這是最早并專在廣東地區征收的附加費用,與目前中國各港口所收的THC內容一樣。
而所謂THC(terminal handling charge)就是“碼頭操作費”,也叫“碼頭處理費”。這是國際班輪公會和航線組織聯合從2002年1月起向中國貨主征收的附加費用。對此費用,貨主與船公司之間存在較大的爭議。貨主認為按班輪條款,碼頭操作費應該已包含在運費里了,因此加收THC屬于不合理收費,但船公司卻稱收取此項費用是降低成本的機制,用作抵消向碼頭經營商支付的裝卸作業費用。這一爭議至今未見解決,因而費用仍在照常收取。
BAF(bunker adjustment factor)或BS (bunker surcharge),也被稱為FAF(fuel adjustment factor) “燃油附加費”。這是由于燃油價格上漲,使船舶的燃油費用支出超過原核定的運輸成本中的燃油費用,船公司在不調整原定運價的前提下,為補償燃油費用的增加而加收的附加費。在已經征收燃油附加費的情況下,如果燃油價格又突然上漲,船公司可能不調整原燃油附加費而在正常收取燃油附加費以外還增收應急燃油附加費EBS (emergency adjustment surcharge)。隨著今年以來燃油價格的不斷上漲,燃油附加費也在不斷增加。
CAF(currency adjustment factor)貨幣貶值附加費。這是由于國際金融市場的匯率發生變動,計收運費的貨幣貶值,為了彌補船公司在貨幣兌換過程中的匯兌損失而加收的附加費。一般以基本運費的百分比計收。隨著匯率的變動,這項附加費的標準也在不斷變化。
PSS(peak season surcharge)“旺季附加費”。這是在每年運輸旺季時,船公司根據運輸供求關系狀況而加收的附加費,也稱高峰附加費。這是目前在集裝箱班輪運輸中出現得較多的附加費用。
AMS “自動艙單系統”的英文縮寫。現被稱為自動艙單系統的錄入費。9.11事件以后,因反恐需要,美國海關要求2003年2月1日開始啟程運往美國港口的集裝箱貨物,其承運人必須在國外港口裝貨前至少24小時以電子方式通過美國設置的“自動艙單系統”,向美國海關提交準確完整的貨物申報單?,F在所收的AMS,即自動艙單系統錄入費。
ISPS 《國際船舶及港口設施保安規則》的英文縮寫。某些港口為轉嫁引進和執行此規則所增加的成本,而向貨主收取的安全附加費。
DOC“文件費”。船公司對每一票貨物都要收取的制作文件和文件流動的費用。
此外還有:
港口附加費(port additional)、港口擁擠附加費(port congestion surcharge)、轉船附加費(transshipment additional)、直航附加費(direct additional)、選港附加費(optional surcharge)、繞航附加費(deviation surcharge)、變更卸貨港附加費(alteration of discharging port additional)、超額責任附加費(additional for excess of libility)、整體費率上調(general rate increase GRI)、目的地交貨費DDC (destination delivery charge)破冰費、(ICE surcharge)等等,這些附加費會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航線上發生。
由于附加費種類繁多,因此我們在詢價時千萬要問清除了基本運價外還有那些附加費用。當貨代公司的業務員將海運價報給你的時候,別以為只付個基本運價就行了,沒有這樣便宜的事。有時附加費要占整體運費的30%以上。貨代業務員在報價時也務必將每條不同航線所要征收的附加費解釋清楚,以免收費時引起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