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流通產業發展和保障市場供應情況”新聞發布會。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在發布會上指出,規范電子商務的發展必須遵循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的原則。
上個月發生的最近一輪電商價格戰最終以涉嫌虛構原價、欺詐消費者而面臨懲處,電商管理再次成為擺在相關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姜增偉表示,家用電器上下浮動幾十塊不能算價格戰,商務部正在抓緊起草電子商務方面的管理條例,用法規來引導電子商務的發展。
電商大戰“耍”了消費者
2012年8月14日,京東CEO劉強東在上午連發兩條微博:京東大型家電三年內零毛利,所有大家電保證比國美蘇寧連鎖店便宜10%以上,將派員進駐蘇寧國美店面。
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2012年8月14日下午4點回應:保持價格優勢是我們對消費者最基本的承諾,我重申:蘇寧易購包括家電在內的所有產品價格必然低于京東,任何網友發現蘇寧易購價格高于京東,我們都會即時調價,并給予已經購買反饋者兩倍差價賠付。明天9點開始,蘇寧易購將啟動史上最強力度的促銷,我一定能夠幫劉總提前、超額完成減員增效目標。
劉強東隨后連發6條微博回應京東所有大家電價格都比蘇寧線上線下便宜!并且無底線便宜,如果蘇寧敢賣1元,那京東的價格一定是0元!
國美副總裁何青陽隨后表態加入價格戰:國美副總裁何陽青向新浪科技獨家表示,國美從不回避任何形式的價格戰,從2012年8月15日9點開始,國美電器網上商城全線商品價格將比京東商城低5%。并且國美1700多家門店將保持線上線下一個價。
之后當當網、易迅網等網站都宣布迎戰,而一淘網更是“現場直播”京東、蘇寧、國美等電商網站“掐架”,還宣布推出5個億“觀戰紅包”,陸續通過簽到、返利等形式發放給通過一淘比價購買的消費者。
一時間電商價格戰可謂戰火紛飛,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只是這場價格大戰的結局卻是讓人大失所望,據國家發改委價監局對電商價格戰調查結果顯示,在價格戰過程中,電商的促銷宣傳行為涉嫌虛構原價、欺詐消費者。電商價格戰共涉嫌“四大罪狀”:一是虛構原價,二是未履行“零毛利”承諾,三是標明無貨實際有貨,四是重合商品少。
國家發改委價監局市場監督處處長陳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某電商宣稱大家電要低于另一電商的價格,但經過我們檢查,發現其不可能完全做到比另一個電商低。此外,某電商零毛利的承諾也未履行。”他認為,有電商拿自己獨有的產品參加比價活動,如與供應商簽訂獨家代理銷售協議,拿出定制機、包銷機、新產品試銷等進行比價的行為不妥。
對此,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和國美電器及旗下網上商城均承認有問題。京東商城承認發改委調查認定的“零毛利”承諾不符合實情。國美電器表示,將積極配合,自覺維護和促進電商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蘇寧易購負責人也承認,電商大戰中確實存在不規范操作,公司正在針對內部存在的一些不規范操作進行整改,但堅持線上線下同步低價的策略不會改變,會根據監管部門的要求日益規范化。
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看來,電商價格戰折射出行業同質化粗放競爭的商業模式弊端。他說,目前很多企業需要通過不時融資來“補血”以維持生存,這無疑是飲鴆止渴。
在這一場波折落下帷幕之后,挑起電商價格戰的劉強東表示,談商業競爭,比的是成本、效率以及用戶體驗。離開這三者,講別的都是帶有迷惑性的,都不能代表商業本質。他說:“這場價格戰,就是讓所有的玩家都回歸到商業的本質。”
電商要把目光放長遠
據介紹,近年來,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十分迅速,在2011年5.88萬億元的電子商務交易額中,網絡銷售達到7800億元,今年上半年僅網上購物的用戶就達到2.1億人。這樣巨大的消費者群體及雄厚的市場吸引力給電商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只是經過數年發展,我國電子商務卻未能在迅速發展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市場規則。而此時,政府相關部門的介入就顯得非常重要。
據了解,目前電子商務領域正在完善的管理條例包括《網絡零售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管理辦法》等。
但自《條例》將出臺的消息傳出至今近一年時間,《條例》卻遲遲未能正式出臺,這期間已經經歷了圍攻淘寶商城、京東國美蘇寧網上價格戰等一系列事件。這些時間使得相關監管法律的出臺和監管部門的明確更加緊迫。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王健表示,《條例》之所以“難產”是因為目前在企業和監管層面都存在一定爭議。首先,就國內的一些企業而言自身存在著矛盾,它們一方面需要盡快出臺法規將市場透明化,同時設定一定的市場門檻,但是另一方面還希望政府的手不要伸得太長,手續疊加將對企業增加額外負擔。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門的多頭管理依然沒有解決,電商涉及到商務、工商、稅務、海關等多個部門職能,而在《條例》制定過程中監管部門職能的明確存在爭議也是《條例》拖這么久的原因之一。
而姜增偉則指出,在電子商務領域,一些事關商務誠信和消費者利益的問題,必須引起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要抓緊完善與電子商務相關的法律法規,一定要讓電子商務企業認識到,圖小利,忘大義,只顧眼前,不顧長遠,這種浮躁的心理不可取。
姜增偉說,規范電子商務的發展必須遵循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的原則,不能因為存在問題,就給予過多的限制。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要通過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等加以解決。要制定標準,電子商務沒有完整的標準體系,很難解決營銷過程中的邊界問題。要通過行業自律,讓企業認識到在電子商務領域,誠信是基石。
據介紹,商務部、發展改革委、公安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等部門目前正在對22個省市76個銷售額在20億元以上的大型連鎖企業或大型商業企業,進行違規收費的聯合檢查。應當看到,違規收費現象普遍存在,只是程度不同。希望有關企業高度重視,及時糾正,否則就要按照現行的法律法規進行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