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預計,2013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額將達4076.1億元,服裝服飾已成為網購的第一大商品。但與此同時,服裝行業的整體形式卻不容樂觀。基于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漲、國內經濟增速趨緩等長期不利因素影響,服裝企業發展壓力重重,轉型升級需要良方。
在此形勢下,電子商務能否帶來新的出路?服裝產業電商化是否成為未來趨勢?昨日,2013廣東時裝周的重頭活動——廣東服裝產業轉型交流會暨電商發展論壇于廣佛智城舉行。廣東服裝行業協會、服裝類電商企業等齊聚一堂,就這一困境進行了探討。
內憂外患 服裝行業市場堪憂
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會長劉岳屏認為,服裝產業數量增長時代已經基本結束,大多數企業正在從產品營銷,轉向商品營銷,甚至文化營銷。劉岳屏指出,服裝行業總體面臨著結構調整和升級,如何以創意為核心,以提高產品價值的品牌貢獻率和科技貢獻率為目標,建設以質量為基礎、以創新為靈魂、以快速反應為活力、以社會責任為實現過程的“四位一體”的有良好品牌生態的優勢服裝品牌,將是未來服裝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目前在國際市場低迷、經營成本不斷攀高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企業訂單不穩、信心受挫,一部分企業正在嘗試向價值鏈高端轉型,但受制于經驗、意識、資金、人才、環境等方面,轉型依然任重道遠。
記者從論壇上發布的《廣東服裝產業轉型升級路徑探索報告》中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廣東仍被新生代工人、內地經濟發展、珠三角生產成本增長等問題所困擾,因為招工難,廣東服裝企業的用工成本明顯上升,隨之產品價格不斷上漲,訂單只能繼續向成本更低的地區轉移。加之國際市場低迷、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以及融資難等問題,服裝企業家發展信心不足。
發展電商 三大障礙成阻礙
論壇上,與會嘉賓普遍認為,服裝擁有易保存、易送達等極為適合電商模式的特點,但是目前服飾行業電商發展存在三大障礙,比如企業家的電商意識錯誤、產業供應鏈落后、社會資源配套不夠完善。
中研國際時尚品牌管理咨詢集團事業部總經理蘇真認為,變革時代服飾品牌想取得長遠發展,首先要優化意識,改變態度。除此之外,服飾企業家還必須具備新品牌意識,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消費者具備更多的知情權、選擇權、決策權,這就需要企業家把消費者放在首位。
蘇真認為,當前是數字消費的時代,電商企業家必須讀得懂宏觀數據、競爭數據、運營數據等。“為了更好地推廣產品,在電商時代還必須線上線下同時做全渠道營銷,它主要包括品牌傳播全渠道、消費互動全渠道、銷售終端全渠道。”
轉型不易 電商模式需創新樂淘(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市場總監崔璨認為,傳統制造商做自有品牌零售,看起來很美,但是面臨著無零售基因、店租過高、庫存積壓等問題,但他并不以為做電商就可以將這些問題輕松解決。